中国机电数据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行业聚焦 >> 行业分析 >> 市场分析 >> 汽车工业 >>正文
“捧杀”与“棒杀”新能源车都不是时候
发布时间:2013-07-09  来源:腾讯专稿 

  随着新能源汽车被越发的重视,各种新能源汽车制造,都竞相展示在市场层面上。其中,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插电式制造模式竞相推出,已经让市场出现了新能源的多种模式。这样一来,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自然就形成了萝卜、白菜式的发展现状。可能是哪一个制造模式都存在着一定优弱点的原因,盲目的“捧杀”与“棒杀”本身,其实都是对技术发展不利的。尤其是近一个阶段以来,又出现了斯特拉公司的火爆以及以色列公司的倒闭,这就更会出现褒一方打一方的倾向!所以,理性看待新能源技术对未来以及对国情市场的重要性,显然是比什么都更加重要。

  可能是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所呈现出效果不同,对市场的适应、显然是发展的必然阶段和过程。如果从这些技术尚处在初始阶段的时候,就要生硬的区分出三六九等,那么,不仅会多付出了巨大研究的新技术研究不公平,同时也会出现自堵出路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国内新能源的选择路径与推动普及的阶段,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客观认识,显然就会更加重要。

  为何不宜对新技术用双重标准看待

  对于新能源汽车,能够展现在市场面前的技术,显然都是有再发展余地与空间的。他们的不同点多在于技术属性与特点上;而共同点却都是在节能与环保上表现突出。就这一种巨大的共同之处而言,就说明任何一种新技术的模式,只要在锻造程度上逐步完善,都可以起到强有力推动技术进步的作用。而国内无论是认识还是宣传方面,都出现了对新能源汽车有的重视、有的轻视的问题,这样,不仅很难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也会使过去制定的靠新能源技术实现赶超以及运用世界第一市场进行普及的战略受阻,和恐怕才是最值得商榷的问题呢。

  就拿电动汽车与混动汽车比较而言,一个是未来极具方向性的新能源汽车、另一个是对过度技术至关重要的新技术,这两个主导技术的发展,显然对促进整体新技术的演变大有益处。在这方面,国内的鼓励政策,似乎总是犹犹豫豫,虽然也推出过这样与那样的补贴方案、甚至各地所采取的奖励机制也都已经出笼,但就是由于整体补贴不足,以至于出现了消费者信心难以调动,甚至出现了一些企业骗补的现象,这不能不说是鼓励政策不确切所带来的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所采取的补贴举措,很大程度上带有着地方保护心理,这就更加使新能源技术出现认识上参差不齐的问题。所以,要想更好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就需要更好的统一认识才成。

  扶植新能源发展为何公平更重要

  对于鼓励新能源汽车政策来讲,现在看来,重要的已不再是鼓励的资金、而是需要怎样的确保鼓励的公平程度。这是因为,地方保护的严重以及各地对新能源汽车普及上的认识差异存在,很容使新能源汽车形成严重不统一的问题。所以,纵然就是新技术模式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化,但就是由于他们对汽车制造发展的益处巨大,就更需要在统一整体推进以及统一细化保障两大方面,体现出对企业以及对消费者的公平问题,这才是推进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步骤。

  针对地方保护的问题,在传统技术车辆的竞争上已经或多或少的体现出来。而如果这些问题,在新能源汽车推进的开始,就不分青红皂白的被凸显,显然就会严重挫伤发展新能源的信心,像一些地区对其他地区企业新车的限制,就很充分地表明了地方保护所形成的阻碍作用。同样,一些地方在对待新能源补贴政策与优惠待遇上的朝令夕改以及言行不一,都很好的说明了鼓励政策所出现的自身波动。就拿北京所推出的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来说,原来设想是购买新能源车不摇号,结果还是要求摇号选购,这些鼓励上的不确定,表面上看似是针对消费者的,其实就会无形中起到影响新能源发展的作用。由此就可以看出,新能源发展的推进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需要在鼓励的方面细化与统一,这才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由此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使技术能够保障汽车产业的进步。针对这一问题,显然就不需要用多重标准来对待,更不应该有捧杀与棒杀出现!其实,新能源政策在国内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国内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以及更大的汽车发展的需要,这才更需要在政策层面先做好,并进一步带动产业化的发展。可能,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重要性,针对新能源的政策就更加需要解决好对新能源技术的认识问题、公平对待问题以及符合国情需求问题,只有这样,企业的发展与消费者的信心,才能够循序渐进的不断得到提升,从而使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驶上明确的快车道……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