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数据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机电企业 >> 企业情报 >> 石化通用 >>正文
2013年首季中海油服的海外业务收入约为30亿元
发布时间:2013-06-17  来源:同花顺 

  “今年一季度,中海油服(601808)的海外业务收入约为30亿元,增长势头总体良好。全年完成海外收入80亿元的考核目标应该问题不大。”中海油服CEO兼总裁李勇信心满满地说。
 
  李勇的自信并非没有道理。截至去年年底,中海油服实现销售收入227亿元,其中有68.8亿元来自海外收入,而且公司在北欧、北美、东南亚、中东4个大区的布局已基本完成。
 
  时光回溯至2005年,在那以前,中海油服的海外收入几乎为零。在刚刚重组成立的2002年,公司全年销售收入只有27亿元。在短短的10年里,中海油服为何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中海油服海外业务的蓬勃发展,关键的原因在于公司运营的体制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李勇介绍说,中海油在海外成功上市后,开始对存续部分的专业服务公司进行重组、整合及上市。2002年,经过两轮重组整合的中海油服正式成立并在香港上市。
 
  在李勇看来,中海油服的成功上市,是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间节点。李勇说,上市以后,中海油服要受到中海油的监管,但更多地受到来自资本市场的监管。在这种监管压力下,公司必须不断规范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更重要的是,有了资本市场作依托,公司也就有了融资平台,融资能力大大增强,展露拳脚的空间和舞台也就更大了。
 
  “过去要买进设备,需要到中海油去审批。如今,公司可以更加自主进行先进设备的集成创新和自主建设,这对于提升竞争力十分有利。”李勇介绍说。2011 年5月,中海油服旗下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在东沙25区块正式投入使用。这一深水勘探“利刃”的顺利投产,大大提高了中海油服物探作业的效率,节约了深水勘探的成本,更承载起了我国实现“海洋强国”梦想的重任。
 
  如何让利刃尽快打出品牌,成为国际物探市场上的 “尖兵”,打破国际领先企业在深水作业领域的垄断?中海油服副总裁曹树杰告诉记者,早在新船投产之初就提出了打造“样板工程”计划。投产当年的7月,南海烈日当空,气温很高。附着在电缆上的“海蛎子”能让电缆拉力从1700公斤迅速升至2400多公斤。为了避免电缆断裂,船队每天都得顶着大太阳,两次“放艇”摘除“海蛎子”。几天下来,船员们人人一张“反式熊猫脸”面颊黧黑,只有墨镜遮盖的眼圈还保留着皮肤的本色。
 
  经过360多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海洋石油720”圆满完成了勘探任务,并提前交出了“补线率7.95%,设备故障率0.83%”的完美答卷,超越了国际某知名物探公司在类似海域创造的纪录。
 
  在随后的两年里,“海洋石油720”物探船已经完成了三维地震作业区块13个,三维地震作业近23000平方千米。
 
  随着新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中海油服在力保国内需求,积极尝试在以前不适合进行物探作业的冬季开放海域进行物探作业,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了“两个市场”双丰收。
 
  李勇告诉记者,过去中海油服只需为中海油做好打井和物探,海外业务并不重要。公司重组上市以后,资本市场对中海油服当初客户结构单一的问题十分关注。“如果只为中海油服务,一旦中海油感冒了,中海油服肯定跟着打喷嚏,投资者的信心也会受挫。”李勇说。
 
  因此,中海油服加快了探索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努力实现客户结构多元化。去年冬天,“海洋石油720”首次突破“禁区”,在缅甸海域AD18区块打响了自投产以来的海外作业第一炮,开始执行其首个冬季国际物探合同。
 
  当地时间12月27日19时,缅甸安达曼海传来喜讯,“海洋石油720”船队较原计划提前8天圆满完成首个海外作业合同缅甸某工区2208.5平方公里资料采集作业,补线率仅为14.85%。安全、高效的作业表现为船队走向国际夺得了头彩。
 
  目前,中海油服正在抓紧推进建造其姊妹船“海洋石油721”和配合深水物探作业的远洋支持船。届时,将组建成深水物探船队,真正具备远洋深水物探作业能力,为总公司“深水战略”、“走出去”战略固本强基。此外,全世界唯一能在北极圈作业的设备中海油服“兴旺”号也正在建设,预计2014年能投使用。
 
  李勇表示,上市给中海油服带来了触动灵魂的变化,引导企业真正按市场规律来运作,这让中海油服对国际业务的理解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走出去”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