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数据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机电企业 >> 企业情报 >> 航空航天 >>正文
我国民航飞行学院MPL课程研发试点之旅
发布时间:2013-04-09  来源:《中国民航报》 

    MPL,即多人制机组驾驶员执照(Multi-crew Pilot Licence),入驻中国已有5年之久,是一种新的航空运输驾驶员执照种类。该执照课程通过将飞行员职业能力培养和初始改装训练融于整体大纲,快速实现学员从零飞行到运输航空副驾驶的职业成长,是一种全新的飞行员培养理念。

  而在此之前,我国民航飞行员传统的培养模式全部采用私照、商照、仪表等级加高性能的训练模式。230个小时航线运输整体课程加20个小时(或50个小时)高性能多发飞机训练,成为雏鹰圆梦蓝天的唯一路径。这种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国内运输航空市场的发展相互适应,输送过数以万计的飞行员,其中很多已经成为各大公司的主力机长。但在2005年以后,随着中国民航进入一个快速发展周期,传统的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短板,即在复杂的训练过程中,有的科目并不适合航线运输的需要且传统模式培养周期相对较长,难以缓解公司对飞行员的需求压力。

  2006年,在MPL正式获得国际民航组织采纳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成为我国第一个试水MPL的院校。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今年3月1日,民航飞行学院在国内率先开始了MPL课程批量化培养,标志着以传统培养为主体、MPL课程为补充的飞行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正在形成。

  求转变

  打破单一培养格局

  2006年,飞行学院飞行训练时数超过16万小时,其中模拟机训练时数达到4万小时。尽管这样的数据在之后的每一年都被刷新,但在当时,这样的训练规模已经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航校。这就意味着只需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在群芳争艳的国内航校中,飞行学院仍可保持一枝独秀。但从我国民航整体环境来看,飞行员培养速度却明显滞后于航线、航班的增长量,飞行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民航发展的瓶颈。

  一方面是学校相对“衣食无忧”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是外部人才供需矛盾所带来的更大机遇,是继续巩固当前的教学训练模式,还是整合资源以拓宽市场?保守与突破的选择题摆在了飞行学院领导者的面前。

  深谙飞行员成长规律的飞行学院校长郑孝雍迅速对MPL目标市场作出了判断。他当时说:“学校必须跟踪国际培训潮流,开发培训市场高端产品。MPL课程,已成为国际上飞行员培训的前沿课题和发展趋势。” 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强化空客预资格(ELT)训练、波音过桥(BRIDGE)训练,加快模拟机教员培养,开发计算机辅助应用程序等,无不显示着飞行学院在做好飞行员初始培训的同时,积极介入飞行员训练高级领域的愿景。

  2007年,经过一年的准备工作,民航飞行学院的综合条件日臻成熟,具备了MPL课程研发及试点的能力。同年12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飞标司颁布了《多人制机组驾驶员执照特殊管理规定》,指导飞行学院进行MPL研发和试点工作。“单一品种、批量规模”的传统襁褓得到松绑,民航飞行员的“摇篮”里注入了新的成长动力。

  寻途径

  推动教学整体发展

  从学员到副驾驶,着眼于飞行员综合能力培养的MPL训练课程,既对学员的技术运用、差错管理、心理素质、协调沟通等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也对航空公司、飞行院校的软硬件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研究合乎国情并满足运输航空需要的飞行员能力测试方案,要制定符合基于能力培训和评估的课程大纲,要培训具备MPL教学资质的教员,要建立完整的训练质量监控体系,其最关键的是要将师资、硬件、课程等生产要素黏合为一个整体课程。”飞行学院副校长、MPL课题组成员关立欣介绍了项目开展初期的种种不易。

  持续开展与波音、空客公司的合作项目;充分发挥模拟机作用,培养一批空客、波音大型机的模拟机教员,开拓模拟机训练市场;在不断提升空客预资格课程质量的基础上,拓展波音过桥课程和空客A320飞机培训……在困难面前,训练分院、模拟机中心以及飞标处提出了一个个破解难题的办法。整合全校资源,集中力量进行MPL课题攻关,成为学校贯彻落实做好“以飞为主”大文章的重要载体。

  作为MPL课程的研发试点单位,各个阶段性目标渐进的过程也推动着学校教学训练质量的提升和整体发展。MPL好似一次正面的“蝴蝶效应”,在学校飞行训练系统内不断地带来亮点:英语工程全面铺开,以提高ICAO(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通过率和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民航英语风暴登陆飞行学院;新版《航线运输驾驶员整体课程训练大纲》用于教学,提高了高教机日利用率;空客A320、CJ-1全飞行模拟机投入使用,模拟机中心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在完成各分院、航站训练任务的基础上,还为部分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提供模拟机训练。

  在学校面向“十二五”的“6321”规划中,处于金字塔结构顶端的“1”即是指完善模拟训练中心,充分利用资源,开发波音、空客预资格课程(“6321”是飞行学院“十二五”的发展规划,“6”主要是指在现有广汉、绵阳、洛阳、新津4个飞行分院的基础上,增加遂宁、阆中2个分院,弥补训练实体的不足;“3”,即为建设3个基地,即在山西运城、河南南阳建立训练基地,在四川广汉建立全国通用航空器维修基地;“2”指的是进一步完善川、豫两大训练网络)。在学校发展蓝图中,“增强能力、进军高端”绝不仅仅是宏观构想,而是由一个个具体项目和环节勾勒出的发展轨迹。

  立品牌

  引领培训标准提升

  今天的民航人才培养,是从产品化走向品牌化的过渡阶段。飞行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航校的声誉,从而决定其所占飞行员培训市场份额的大小。

  遵循ICAO和CAAC现行执照体系和法规,CPL(Commercial Pilot License,商用飞行驾驶执照)培训仍将是我国运输航空飞行员培训的主体,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缺乏强大的通用航空基础作为支撑。然而MPL作为对ICAO现行执照体系的补充,已经逐渐显出茁壮之势,受到各国航空界的重视。

  截至目前,全球MPL学员近900人。作为中国MPL培训的引领者,飞行学院在今年3月1日进行MPL批量化培养之前,先期为国航和东航试点输送的三批35名学员已经正式毕业。他们的学习经历与其他同学相比,飞机训练只有110个小时,但模拟机(练习器)训练却高达230个小时。其中,PF(操纵飞机的驾驶员)训练130个小时,PNF(非操纵飞机的驾驶员,主要进行监控工作)训练100个小时以及在大型运输机上进行的20次本场起落训练和伴随整个训练周期的职业能力持续评估。“MPL课程的训练和评估是基于运输航空副驾驶的能力要求的。毕业学员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达到运输航空副驾驶标准,对运输航空运行掌握更加全面。”飞标处副处长白宏秋是如此评价MPL学员的。

  未来5年,学院将与2家航空公司合作展开对MPL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跟踪,以便更好地总结MPL教学经验。逐渐完善的MPL课程以及高质量的飞行学员,无疑将是飞行学院提升市场吸引力和竖立品牌的又一重要途径。

  MPL的经验推广为我国民航开启了解决飞行人才供需矛盾的新思路,并因其自身技术手段模拟化、组织模式定制化、能力测评综合化的特点,正带动着民航飞行员培训标准的提升。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