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数据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机电企业 >> 企业情报 >> 航空航天 >>正文
中国航空公司仍需奋力“翱翔”国际天空
发布时间:2012-12-05  来源:新华网 作者:林红梅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3日宣布,12月21日开通北京至悉尼航线。此前的11月29日,深圳航空公司与国际航空联盟巨头星空联盟签订了入盟合约。民航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的航空公司在国际天空上展翅翱翔,与国际巨头“并肩而行”,中国由民航大国成为航空强国仍需努力。
 

  国际民航瞩目“中国”市场
 

  虽然自2007年南方航空公司加入天合联盟起,中国的主要航空公司国航、东航、上航、厦航等相继加入了国际航空联盟组织,但11月29日在深圳举行的深圳航空公司加入星空联盟的入盟仪式,仍然吸引了众多国际民航巨头的眼光。不仅全球有26家航空公司的负责人到场,而且还来了30多位国际和地区的媒体记者。
 

  此间业内专家分析这种现象指出,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民航业随之不景气,唯独中国民航“一枝独秀”,保持高速增长。其中,2011年中国的航空公司盈利占全球民航的一半。中国民航作为“朝阳产业”,其旺盛的市场,吸引了国际航空业聚焦中国。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11月发布的全球航空财务数据,今年9月份,全球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4.1%,走出了前两季度的亏损。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民航9月旅客量同比增长9.1%。1至9月,中国民航旅客量平均同比增长9.2%,前三季度保持盈利。进入10月的传统淡季,中国民航旅客量仍保持了同比6.8%的增长幅度。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的航空公司“飞出去”,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世界上共有天合联盟、星空联盟和寰宇一家三大航空联盟组织,中国的南航、东航、上航已分别加入了天合联盟;国航、深航等加入了星空联盟。
 

  中国的航空公司分别选择加入两大航空联盟组织,是中国航空公司做强做大的必然选择。深航总裁冯刚对记者说,入盟标志着深航对标世界先进航空公司管理理念和实践,全面融入国际航空市场。
 

  中国的航空公司还透过联盟看到了国际航空市场。冯刚说,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家航空公司能够独自提供覆盖全球的航空服务,星盟作为全球最大、实力最强的航空联盟,覆盖全球194个国家、1329个通航机场。
 

  “走向国际”为中国旅客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和选择。南航有关负责人说,加入天合联盟后,在南航没有航线的地方,南航的乘客可以搭乘天合联盟成员的航班前往目的地,等于变相开辟了新的航线,还不需投入飞机和人力。冯刚则表示,通过与星盟成员航空公司的合作、共享,旅客能享受更加低廉的联程机票,可享受一票到底服务,可互惠利用联盟成员航空公司的贵宾休息室。
 

  无利不起早,西方民航对中国航空公司入盟如此热心,谋划的是中国的内陆航空市场。业内专家分析说,通过与中国航空公司的合作,两大联盟组织的成员可以避开国与国之间的航权问题,把自己的市场延伸到中国来。在这一“同等”的协约中,谁的航线长、服务优、价格好,谁吸引的旅客多,谁将在航线分成中占优势,取得更多的赢利。中国航空公司此举是扩大了国际市场,还是被国际巨头侵蚀了原有的国内市场,看的是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旅客的选择。
 

  “翱翔”国际迫在眉睫
 

  从2007年中国第一家航空公司“入盟”算起,已历时5年,然而中国民航的国际市场形势,并不乐观。
 

  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指出,中国民航国际航线客货运输仍是短板。在国际客运市场上,中国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占四成左右。在国际货运市场上,中国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只占三成左右。
 

  中国航空公司还存在国际航权利用不充分、航班密度低等问题。截至2010年底,中国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而中国航空公司仅开通至54个国家的定期航线航班,协定执行率不足50%。
 

  李家祥近年来一直大声疾呼中国的航空公司要“飞出去”。南航近三年来将广州至澳洲、东南亚的航班加密到了“空中巴士”的密集程度,取得盈利;东航近三年来先后开通北京至德里、东京、名古屋等8条定期国际航线。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健教授指出,国际上航空运输自由化政策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加强,中国民航业如果在国际上竞争乏力,仍只守着国内的“一亩三分地”,将沦为为国际民航巨头“输送客源”的打工角色。自己飞国内的短途,挣的是“小钱”,而把旅客输送到国际巨头的国际航班上,让对方挣了长距离的“大钱”。
 

  李家祥展望,未来一二十年,中国民航业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到2015年底,中国民航旅客运输市场需求将达到4.5亿人次,比现在多出近一倍。
 

  翱翔国际,中国的航空公司仍需奋力。 


关键词: 中国 翱翔 航空联盟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