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数据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行业聚焦 >> 行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仪器仪表 >>正文
完善气象自动化监测 让“天兔”误差不再重现
发布时间:2013-09-26  来源:中国仪表网 
  强台风“天兔”于9月22日19时40分在汕尾市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35百帕。随后天兔逐渐减弱并西移。
  
  而此前据监测预计,天兔”将22日下午到夜间以强台风级别(14级左右)在惠来到台山之间沿海登陆,正面袭击珠江三角洲。
  
  “天兔”着陆跑偏,东移汕尾,造成海水倒灌,造成广东省356.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5人,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7100余间,直接经济损失为32.4亿元。广东省气象台首席专家张东表示:这是在业务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何为误差允许?究其原因,只因目前我国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还比较落后,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还有待实现。
  
  地面气象观测用目力和借助仪器对云和近地面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进行连续的、系统的观察和测定。观测项目有大气压力、空气温度、湿度、地表温度、地中温度、风、降水、云量、云状、能见度、辐射、日照、蒸发、冻}、积雪、电线积冰等天气现象。除气压外,地面气象观测都在观测场内进行。国家基本站每天进行2时、8时、14时、20时四次观测,昼夜守班。除此还要根据需要增加观测项目和次数。高空气象观测借助仪器对自由大气中各高度的气象状况进行观察和测定。观测项目有空气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主要的探测工具有无线电探空仪和测风气球,以及气象飞机、气象火箭和气象卫星等。
  
  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中开始最早、发展最普遍的一类。在没有气象仪器之前,全凭目力(风、云和各种可见现象)和感觉(冷、热、干、湿)判定。在气象仪器发展的基础上,17~18世纪欧洲陆续组建了气象观测网(见大气科学发展简史)。至19世纪末,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基本建成了系统的气象台站网。此后,由于各种气象仪器的创制和新技术的应用,常规观测逐渐向自动化遥测过渡。
  
  常见的测量包括将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仪器安置在百叶箱内。测定气压的气压表安装在通气而无空气流动、光线充足又不受太阳直射、气温变化小的室内。测定风向风速的仪器,其感应部分装在观测场内距地面10米高的测风杆上。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安装在观测场内的雨量器。
  
  由目测发展到仪器测量,再由仪器测量发展到观测过程、资料传递、计算和储存的自动化,是观测技术发展的方向。
  
  我国现有242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其中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地温等常规要素已实现了自动观测,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要素仍进行人工观测。
  
  但是各级气象台站现用自动气象站的结构体系对气象观测要素的扩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云、天气现象等新型观测仪器设备无法集成到现用系统中,每布设一套新型观测设备都需增加一套独立的布线和软件终端,增加了系统扩展、维护管理的难度,也限制了观测资料的有效利用。
  
  为推进气象监测自动化工作,目前,北京观象台、上海宝山、江苏东山、浙江杭州、安徽休宁、安徽安庆、湖北武汉、广东广州、重庆沙坪坝等9个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业务综合试点站成功转入单轨业务运行,为全面推进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和全国气象台站业务调整提供经验并奠定基础。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业务综合试点工作以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业务流程科学化为目标,是对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设备、业务流程、观测规范、岗位职责、规章制度等进行综合试点的工作,也是为全面推进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和县级综合改革奠定基础、积累经验和提供示范的重要工作。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业务综合试点工作周期为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主要任务包括:完善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系统的顶层设计,制定试点台站自动观测系统建设指南、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总体技术方案、试点台站运行方案和评估方案,检验评估云、能、天等自动观测技术装备和地面综合集成业务软件系统的业务适用性,推广能见度自动观测业务,开展云能天自动观测资料的应用和评估,建立并试验综合集约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流程,同时,在试点站开展优化岗位设置,试行云、天等自动观测规范和自动观测业务运行规定等配套工作。
  
  完善气象自动化监测,提高技术与服务,减少因测量误差而带来的灾难。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