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数据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行业聚焦 >> 行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农业机械 >>正文
专家把脉工程模式 双季稻机械化将提速
发布时间:2013-08-09  来源:中国农机新闻网 

  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增速超过全国农机化发展平均水平。然而,在机耕、机插秧和机收环节中,机插秧发展较为落后,全国各稻区之间发展并不平衡,特别是双季稻地区发展全程机械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在这一背景下,7月28—29日,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和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在广西贵港市举办了全国双季稻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是继2010年“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研讨会”在广东惠州举办后,全国水稻机械化领域的又一次盛会,举办地贵港市地处浔郁平原,是我国南方双季稻种植的典型地区,也是广西最主要的稻米生产基地。在两天的研讨、交流与实地观摩中,与会专家准确把脉双季稻机械化工程模式、发展现状与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无疑将推动我国双季稻机械化驶入“快车道”。

  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组长罗锡文教授详细介绍了当前我国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进展。他表示,育秧环节是双季稻机械化生产的根本,而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载体在其中起到基础的作用;今后应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双季稻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紧迫性的认识,加大发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力度,制定我国双季稻区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模式,优化相应的技术路线;在机具与装备方面,应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集中攻克制约我国双季稻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关键技术。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敏丽作了《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与思考》的专题发言。她称,双季稻机械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大力发展以产业为导向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农机合作社,探索适应不同区域的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明确不同区域的技术路线选择及装备解决方案,强化先进适用机械化生产模式及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并加强农机农艺在管理和推广部门、专家、合作社等组织层面的深度融合。

  此外,中国水稻研究所副主任、专家组副组长兼秘书长金千瑜从农机农艺融合方面介绍了双季稻机插秧的要点;广东省农科院生理生态研究室主任钟旭华研究员结合本省情况,提出了华南双季稻机插机收的若干问题与对策;湖南省水稻所副所长张玉烛研究员作了《湖南双季稻农机化问题》的专题发言;日本久保田机械服务株式会社会长田中政一介绍了日本机械育插秧技术进展与有关做法;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福建省农机局副局长杨斌等分别介绍了本省的经验。与会专家还到贵港市庆丰镇延塘农机专业合作社、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桂平市石龙镇振龙农机专业合作社实地参观工厂化育秧中心、机库建设、水稻烘干设备等,并观摩了水稻机收、机耕、机插秧等机械化作业。

  本次会议汇集了国内顶级专家学者,对双季稻机械化进行了深入有益的探讨。正如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巡视员丁翔文在会议总结中所指出的,农机、农技推广部门做好试验和示范,培养典型,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有力推进了双季稻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并解决或正在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今后,政府部门将以育插秧设备作为补贴重点,满足农民需要,引导双季稻水稻机械化生产的进一步跨越。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局局长黄铭福、贵港市副市长蒋和生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在会上致辞;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副站长、专家组常务副组长李安宁,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人朴,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成员,水稻主产省区农机化部门负责人,相关企业代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系统代表等共约200人参加会议。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