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数据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人物访谈 >> 行业专家 >> 船  舶 >>正文
黄平涛:提升我国海工装备研制及技术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3-04-03  来源:中国船舶报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金融业的支持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产业体系、产业要素和产业能力等方面与世界海工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针对我国海工装备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于3月19日在第二届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高峰论坛暨2013年中国海事与海洋工程论坛上提出,我国只有加强关键技术研发以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才能尽快缩小与世界海工强国之间的差距,促进国内海工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在世界海工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发展面临多阻障

  “从2010年开始,在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石油需求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世界海工装备市场规模迅猛扩大。据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全球海工装备订单总额为1097亿美元,已经成为造船企业重要的订单来源。”黄平涛介绍说,近年来,我国的海工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设计、建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海工装备产品,例如,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了世界首座圆筒型超深水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国企业承接的海工装备订单包括,钻井装备15座(艘),总金额约30亿美元;生产装备4座(艘),其中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3艘,浮式天然气液化再气化存储装置1座,总金额约14亿美元;钻井支持驳船、半潜式支持平台等5座(艘),总金额在7亿美元以上;海洋工程船共105艘,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订单总量的35%。

  “尽管如此,我国海工装备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黄平涛指出,一是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薄弱,关键技术仍依赖国外。这主要表现在目前我国企业的海洋工程总包能力不足,设计研发能力薄弱,关键配套能力欠缺;我国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工装备极少,且基本局限于浅海装备或后期设计制造,在深海装备的前端设计方面还是空白;高端海工配套设备大多被国外供应商垄断,我国仅在低端海工配套产品领域占有一定的份额,核心配套设备尤其是上层处理模块、水下维修作业设备等主要依赖进口,难以满足国内油气公司的需求。

  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尚未建立。目前国内海工企业大多是参照或直接使用欧美国家的技术承接海工订单,其产品没有形成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企业研发力量分散,缺乏总体策划,在科研立项、成果转化、系统配套、现场试验、信息反馈等方面存在脱节现象。

  三是工程产业化不成熟,阻碍了产业扩张。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的系列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发展仍处于培育期,经济规模和市场份额较小,产品利润较低。

  四 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国内企业的海工产品结构同质化严重,早期以中低端装备为主,主要集中在浅水和低端深水装备领域,近几年才开始涉足高端装备制造,在钻井装备制造方面实力较强,但在生产装备制造方面能力较弱,尤其是在高端生产装备设计、建造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五方着手解难题

  针对这些制约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问题,黄平涛建议从五方面着手,以提升我国海工装备研制能力。

  一是加强型号关键技术研发。对于自升式钻井平台或生产平台等有一定设计基础、建造量大、拉动作用强的产品,应从共性或关键技术方面进行系统性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使其水平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形成中国品牌。

  二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要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积极引进技术,通过实施国家重大工程专项,依托油气田所需装备,在一批典型、大型深水装备及配套方面掌握核心设计、制造与管理技术,提高海洋工程装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推进水下系统设计工程化、制造产业化。应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一些核心水下生产配套设备,如立管、管汇、采油树、井口装置等,进行研发,使之能够自主进行系统化设计,并实现产业化,提高产业集中度。

  四是支持制造适用于我国南海的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张力腿平台(TLP)、立柱式生产平台(SPAR)、海洋工程船等深水油气装备,以及动力定位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原油外输系统、单点系泊系统等重要配套设备,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在上述关键装备或配套设备方面进行研发;支持具备开发基础的企业开展三沙市岛礁建设所需设施、装备的制造。

  五是建立产业联盟,实现科研与产业的有机结合,培养新型海工装备设计、制造技术人才。要支持海洋油气开发企业和海工装备制造企业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重点提升海工装备研发设计能力、核心配套设备和关键零配件的设计与制造能力;促进海工装备产业协调发展,使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争取在5~10年内实现海工人才能够满足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与配套业发展的需要。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