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数据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专题专辑 >> 人物访谈 >> 机床工具 >>正文
沈阳机床:国企效益提升无关所有制问题
发布时间:2012-06-19  来源:中国机床网 

    最近,国企改革再成社会热点。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中国也曾经历过一轮国企改革。这场波及面甚广的改革,能否为眼前的改革提供借鉴?近日,本刊采访了这场改革的亲历者、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

  “我们企业不是个企业,是个工厂”

  记者:最近,国企改革的呼声再起。包括沈阳机床在内的一些老国有企业,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经历过一轮这样的改革。当时是怎么走过来的?

  关锡友(以下简称“关”):我们企业比较特殊,它是从传统国有企业发展过来的,是国企振兴的一个典型。

  记者:和东北振兴有关系吧?

  关:对。我们真正开始发展,就是国家的东北振兴和装备制造业振兴带来的。

  记者:这是哪一年?

  关:2000年以后了。

  记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机会?

  关:这就很多了。应该是三个层面。一个是市场。这个时候开始工业化起步阶段,或者是发展速度很高的一个阶段,提供了很广阔的一个市场,第二是政策。第三是自己内部的资源。

  记者:政策的变化就是对装备制造业的扶持是吧?

  关:对。国家立了很多专业项目攻关的投入。中央政策定了以后,省市还有配套政策,你像我们新厂05年规划,07年建成,完全得益于政府的政策。否则靠企业自己,建不成那么大规模。

  记者:起码是批地。

  关:不是。我们原来都在城里,土地按商品置换的价格给我们。然后我们拿这个钱建新厂。如果按原来政策,要扣地方政府留成等,他一扣完没了。现在他就不扣了。

  记者:这里面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国家这个政策支持能那么立竿见影吗?

  关:说起来话很长。在我们的经历当中,其实起决定作用的是要靠我们自己走上振兴的道路。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当时的“东北现象”,所谓“东北现象”,就是国有企业,说国有企业不好。实际上并不是产业不好,我一直说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理念,我天天吃大米,这一生不能变,你能说大米这产业就不好吗?当时就如何振兴国有企业,出现了很多现象。一个是卖,一个是合资。我们从1993年开始一直到1999年,陷入了整整7年的困境。

  记者:为什么会陷入困境?

  关:我们作为一个传统的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的要求。我大学毕业就在这儿,我可以告诉你,大家所说的国有企业的问题都是错误的。最重要的是,过去我们企业不是个企业,是个工厂。它在市场经济下功能不全。就像你两条腿跑,我一条腿跑,我能比过你你吗?我们不是按照市场来配置资源。我举个例子,我们当时营销机构没有,销售机构没有,这哪是企业?我们只是生产。计划经济下,国家是调拨。原材料、钢铁给你一年多少吨,你要生产多少机床,国家工业部就调走了。

  不是国有企业所有制不好,是你的功能不对,欠缺市场经济的功能。我记得很清楚,我1997年在中捷友谊厂当厂长,当时33岁,是全辽宁最年轻的万人企业厂长。我上去一看,这不是企业架构。所以我率先成立的是营销部。当时大家还不知道什么叫营销。不知道MARKETING和SALES的区别。

  但是这时候国门已经打开,老外带来了竞争,而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作为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的时候,我们的功能不健全,你要补齐这功能。

  “招人的时候,人家问我多少钱,我说178元。人家说不来”

  记者:怎么补?

  关: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你要补齐这功能,遇到另外一个问题,没有人。你做MARKETING没有人。研发也不懂,就是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我们过去就把产品设计当成R&D,这完全是错误的。它应该是两层,一个是技术的储备,一个是产品开发,大部分人把产品设计当成R&D。研发是基于市场对未来的认知,对技术进行储备。而产品设计是要什么东西,就设计个什么。

  当时,招人没人来。这个时候的人都去了哪儿呢?政府,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包括私营企业。为什么人不来呢?我们企业的内部机制是按照计划配置,最典型的是薪酬与用人。我们用的是计划经济的制度,就是老八级工资制度。

  招人的时候,人家问我多少钱,我说178元。人家说不来。

  记者:比市场上能差多少?

  关:那个时候大学4年下来,得花父母4万块钱。一个大学生跟我说,我20年不吃不喝,也赚不回这个钱。我上大学时候,不用花钱,国家还有补助。我突然明白了一个事,环境不同了。得改。我记得我入厂的时候,一个月50块钱,那时都这样,来一个国有大的企业,还很自豪。

  我记得是1999年开始改,第一年入学大学生调到1000元。从178元调到1000元。

  可是带来另外一个问题:新来的1000元,工作了10年的还800呢。新老制度出现冲突。我就说,干脆重改,建立一套新的制度,以市场为标准的。我让人做市场调研,看沈阳的会计师、工程师平均工资是多少,乘上我们企业的诉求,比如在这个基础上乘以1.2,重新设计企业内部制度。无论是新人老人,全部按新的制度来。这样就好了。

  记者:你支出涨了很大一部分,但是钱从哪来?

  关:为啥我说我们得益于东北振兴?如果没有东北振兴,我敢确定,沈阳机床就没了。为什么呢?机床产业非常特殊。凡是一个国家发展工业的时候,两类东西最重要,一个原材料,一个机床。这是工业的基础。这两样东西构成了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底层基础。东北振兴时,提出装备制造业振兴,就是指我们。更加明确地提出来发展当代数控机床。后来国家出台了三个五年振兴机床的计划。

  当时已经认识到机床产业的重要性。当代数控机床的发展,改变了现代工业。数控机床被叫做现代工业之父。没有数控机床的出现,就没有现代工业。你们天天用的车、飞机、手机,全是机床做的。奥迪车在1980年之前,换型要20年时间,后来变成8年,5年,3年,现在两年。最近德国车推出1年换型。这是由于数控机床的发展。

  记者:我插一句,你刚才说到组织结构的变化,把MARKETING这一块拿进来,把R&D这一块拿进来。上级主管部门能同意吗?

  关:那个时候它不管了。那时候你都要死了。

  我当时看了很多报纸,认为各种说法都不对。像机制体制落后啊等等。我说,为什么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这么辉煌呢?你要知道我们这三个厂(沈阳机床厂是由沈阳第一机床厂、第三机床厂、中捷友谊厂合并而成)是我们一五期间建设的龙头厂,邹家华、叶选平在这当过厂长,我们繁衍出中国26家机床企业。为什么那个年代那么辉煌,而同样是这伙人,同样是在中国,就不行了呢?关键是那时是国家调拨,现在是市场经济,你的功能缺乏。

  不是所有制问题。我一直在这工作,我一直在挑战这个。谁说国有企业搞不好,我到现在也不承认。我们对面的远大公司还建立党委呢。中国民营企业现在普遍有党委。你这不很奇怪吗?

  记者:关键不在这个?

  关:不是在这个。当时的认知不对。就出现了卖国企,一卖了之。现在回过头来总结,凡是卖的,都没了。另外,合资的,哪个好了?最可气的是汽车。我们这三大汽车集团,一汽、上汽、二汽,哪有自己的品牌?这样做,中国就真成了一个制造大国。不可能诞生自己的品牌。像上海大众,车型全是人家的。我在你中国生产,占领你中国市场,赚的钱俺俩分。但是生产每一台车,还要给德国大众知识产权费。

 “民企老板我一个也没看上”

  记者:你们当时有没有考虑卖掉企业?

  关:政府说想卖,我很不情愿。我宁可给共产党打工,我不会给私人打工。

  记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关:中国民营企业所有的老板我全见过。我都谈过。一个都没看上。我发现它有一个问题,这些人追求的是赚钱,无一例外。

  记者:一个企业,不追求赚钱追求什么呢?

  关:应该在追求赚钱外,还要追求技术、产业、品牌。我们这么赚钱下来,我们根本就没品牌。你现在上街上看,老外已经把这个分割完了。

  记者:你当时就想到这一步了?

  关:对呀。有钱的目的是啥,你最多是土老冒开花,有钱有啥用。有的女孩背着LV,她兜里钱可能还没那钱包值钱呢。

  品牌背后代表一个民族的追求。由于你的追求变了,你的投入机制就变了。在沈阳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的时候,他们说国有企业怎么怎么不好,腐败啊什么的。我对一个老板说,我问你个问题,如果这个企业发生了致命性的伤害,你和职业经理人的责任如何分担?他说,第一责任是我。我说,我的老板是政府,我是职业经理人。我从来没在企业遇到危及的时候听到我的老板给我检讨。这个制度安排是不对的。你这边说资源按市场经济配置,那边又是计划经济的制度。所以我认为,从现在到未来,如果我们的制度安排不重新调整,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会好。

  记者:就是政府不承担责任是吧?

  关:对啊。他告诉人家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该干哪一个,你没告诉我。但是他出台很多文件制度,这很糟。

  记者:现在还受那么多制约吗?

  关:层层下文件。这是错误的,这就诞生不了创新的活动。乔布斯死了,大家讨论中国有没有可能有,我说不可能。

  记者:特别是国有企业不可能。

  关:民营企业也不可能。我们的教育等等都不行。乔布斯演讲就说,我的人生得意之事,就是我上了大学又退学了。

  比如制度研发。我们的制度是不是给我们一种长期坚持的机制?本来明天就突破,今天不让你干了,这是很典型的政府行为干预企业。

  记者:上世纪90年代,上面决定要卖,只不过没找到合适的买家?

  关:我就不好意思说。上级给我的任务就是三个月卖掉。卖不掉就把我给卖了。对于国企遇到的困境,大家认知就不对。

  记者:你当时没给领导讲明,通过你的方式可以改变现状吗?

  关:根本不接受。那天建党90周年唱歌,唱《我把党来比母亲》,我开玩笑说,我把她当母亲,她不拿我当儿子啊。

  当我们走向国际舞台的时候,人家不会问你是国有还是民营的,是中国的,你代表的是整个民族。他认为搞不好就卖了就行了。我说如果就这么简单,中国的改革就太容易了。我知道是因为什么不好。绝对不是我们人不好。就我们这支队伍,打硬仗的能力可以比任何所有制的企业。这是一种力量。

  我在做改革的时候,就发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当时不是开不了工资嘛,我下车间溜达,大家都在打扑克,我就问他们,我说没活怎么还来呢,他们说,我们都习惯了,不来上班,不知道干啥。我的思考是:不开工资都来上班,开了呢,开得好呢?这不是另外一种力量嘛。

  记者:最终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就没有卖成?

  关:找到了很多。后来没卖成是还是因为东北振兴。在东北振兴时,我们被国家列入了20家被国务院审批的企业。这是02年。在东北振兴当中,很多重点企业都被列为国宝企业。但地方政府认为整不好,整不好就卖吧。这个过程中很多国家领导人都来过。特别是贾庆林,就是我们机床行业出身。他说好几船衬衣都换不来一台机床,你们要靠自我振兴。

  我们振兴的因素,一个是东北振兴,还有一个是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增长,伴随着工业的增长。到去年,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机床消费国。这是一个产业规律。机床产业上世纪40年代起源于英国,60年代到80年代期间在美国,后来转移到德国和日本,还有亚洲的韩国和中国台湾。2000年之后,进入中国。

  它发展的路径一般有一个规律,在20年的工业发展历程当中,在一个区域内一定会催生一个强大的机床制造中心。德国在斯图加特,占了全德国的51%。日本在名古屋,占了全日本的55%。这两个国家的发展都与汽车工业有关。沈阳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三个机床制造中心。产业规模大概在1000亿左右。现在有300亿。

  我们产业发展路径,从80年代到现在,经过了3个大的阶段:一是模仿,二是引进,从2000年开始自主开发。

  沈阳的领导跟我说,机床这个东西我搞不懂,但我会给你两样东西,一是充分授权。投资权、用人权不需要政府审批,我只要把你看住。第二,给你钱。省市十二五期间各给1个亿,用于专项技术开发,但有一个要求,要代表中国冲击世界一流水平。不仅经济规模实现世界第一,在未来5年,技术要跨越,要超德美。

  我们的技术资源配置是全球配置。总部在沈阳,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在上海,产品的外形设计在北京,新产品的定义与设计在德国柏林。为什么在柏林?因为他们的工程师会定义未来的产品。就像宝马会定义5年后的汽车。它是基于对市场的认知和技术的储备。

  最近有两个普林斯顿毕业的博士后,在因特尔做研发的经理回来。我说你们年薪几十万美元,为什么非要回来。他说不行,在国外再怎么做我没有尊严。

  你们可能也知道,郭台铭重金挖我,我不去,1个亿放在那儿,对我一点吸引力都没有。追求不同。就是要做民族品牌。所以那些个体户我一个都没看上。

关键词: 沈阳 机床 国企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