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数据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行业聚焦 >> 行业分析 >> 市场分析 >> 正文
节能减排迎低碳经济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发布时间:2013-09-03  来源:九正建材网 

  全球气候变暖、油价上涨以及能源安全等问题推动了世界各国对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在采访中了解到,节能减排、迎接低碳经济、构建新的能源结构的浪潮已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专家纷纷指出,我国在这些方面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低碳经济终将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的版图

  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近日在广州发表了题为《节能减排迎接低碳经济》的主题演讲。他说,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的目标。这一目标是否如期实现考验着政府的执政力和公信力,必须坚决完成。目前我国工业化阶段结构性问题突出、“两高”行业增长过快,节能减排基础工作薄弱、科技支撑作用不突出,更对这项任务的完成提出了挑战。

  马燕合指出,目前低碳经济的浪潮已在全球兴起,并将成为今后长期的一个热门话题。“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未来形态,其实质是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建立新的能源结构。”

  马燕合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推进必将派生出新的技术标准。此时哪个国家先行一步,就能掌握建立新技术标准体系的主动权,抓住未来发展的先机。“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科技问题,也是经济、政治、外交问题。低碳经济终将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的版图。”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调整

  不少专家表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创新和能源结构调整。而针对我国现阶段发展状况,最有效、快速的方法就是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马燕合说,过去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我国虽然一直强调要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但局限于技术,许多行业实际上仍是在“先污染、后治理”。因此,在治理污染、节能减排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确实有许多值得我国学习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欧洲国家在发展绿色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是当今世界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军力量。

  马燕合提出,参考国际先进经验,我国应在日后发展中着力于以下三点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第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这要求我国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第二,加大化石能源减排技术装备开发,提高环保产业发展水平。

  第三,抓住发展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此外,马燕合还主张,以企业为主力军,以改变生活消费模式为全体公民的责任,并充分调动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来,方能促成节能减排目标的早日实现。

  海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取得的进展可资借鉴

  澳大利亚工程院逯高清院士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材料与反应装置的革新。

  纳米科学与纳米材料领域的进展,使这种革新成为可能。纳米技术是在纳米级别上,制造出性质可控的产品。逯高清介绍了可再生能源应用所涉及的功能性纳密材料,如太阳能电池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经济有效贮氢、新一代燃料电池的薄膜等。这些纳米材料在太阳能、清洁煤、地热能输送、以及未来基于氢能的交通运输方面将会引起重大突破。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金平长期致力于多项变色材料方面的研究。他向记者介绍了这种用于节能与环保的功能薄膜与玻璃纳米结构材料,这种材料在受到外界的物理刺激后,光学性质发生改变,可通过改变切换反射与透射功能,调节太阳光进入室内的强度,达到夏天降温、冬天保暖的效果。

  作为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电厂一直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重点,但人们却忽视了通过引进新技术,在其他工业部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实,通过把替换燃料、高效使用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封存二氧化碳等措施联合起来,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瑞典梅拉达伦大学、皇家理工学院教授严晋跃提出了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整合路线,它包括了工业过程的改进、能源使用的优化、整合高级发电技术,并将碳的捕捉与存储融合到工业生产过程中。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杨尚天着重介绍了生物质生产丁醇的代谢作用与工艺学的进展。糖类和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向燃料和化学产品的有效的微生物转化是生物质精练的核心,其转化率取决于细胞内的代谢效率和工艺条件。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是在丙酮丁醇梭菌作用下丙酮—丁醇—乙醇(ABE)发酵技术,使用纤维床生物反应器,可得到较高的产物浓度。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说,目前中科院在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但这些在海内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享有盛名的专家介绍的最新技术成果、最新发展动态及面临的困难,值得国内借鉴。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