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数据网
您现在的位置: >>中机产业数据网 >> 人物访谈 >> 业界精英 >> 农业机械 >>正文
农民发明家研制土豆收获机 远销欧美
发布时间:2013-06-09  来源:大众网 

  1999年农民发明家吴洪珠研制出土豆收获机,13年来经过不断改良,先后荣获8项国家专利。2010年,在胶州市农机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吴洪珠工厂的七种产品被认定为农机补贴产品,销量不断提高。目前,以吴洪珠名字命名的工厂年生产五千台,产值3000余万元,除满足国内需求外,其产品还远销欧美国家。

  眼下又到土豆收获季节,把土豆从地里一个个地刨出来,曾经是很多农民的难题。胶州市胶莱镇大赵家庄村农民吴洪珠,瞅准这一商机,凭借对机器的痴迷,1999年自己研制出土豆收获机,13年间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改进,先后荣获8项国家专利,并依靠早年卖自制的花生、小麦播种机的钱成立了工厂,制造的机器远销海内外,并在2010年获批成为农机补贴产品。

  初中学历自学造机器

  记者见到的吴洪珠一身整洁着装,难掩原有的朴素,不是很擅长语言表达的他一提到机械发明立马精神振奋,能接连讲出一串专业术语。提起1999年发明的第一台土豆收获机,吴洪珠依然历历在目。“胶莱镇是土豆种植大镇,每年到土豆集中收获的季节,全靠手抠刨土收获,农民十分辛苦,效率还不高。当时看见小麦有了机械收割机,他就想土豆为什么不能用机械收获呢?”凭着这个想法,原本就喜欢修理机器的吴洪珠开始琢磨起土豆收获机。

  别看吴洪珠只有初中文化,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发明机器了,小麦、花生、玉米的播种机都会做,拿来卖些钱也有了点积蓄,这就有了发明土豆收获机的启动资金。但毕竟没系统地学过机械制造的专业知识,吴洪珠常常要抱着专业书籍看半天才看明白。一有空,吴洪珠就钻到旧机器商店里转悠,从别的机器原理中找灵感,最终发现一种烤烟丝的机器可以借鉴,即前端铲子将物品铲上链锁,物品随着滚动的链锁上行过程中,杂质从链锁的空隙里漏出来,达到提纯效果。

  解决机器缠草获专利

  找到了灵感,制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吴洪珠的第一台机器用的零件全是从别的机器上拆下来的,拼凑起来十分简陋,断断续续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最终做成,但已经让吴洪珠异常兴奋,立马开到地里试验了一把。吴洪珠自家不种土豆,便在地里埋进几块土豆大小的石头试了一下,初步效果不错,但很多事先没能想到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进土口两边的杆很容易缠草,挡住后面的土进入。

  这一问题在五六年里都没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经过仔细地钻研,吴洪珠在杆的前方加了两根转轴,把缠过来的草转走,解决了这一难题。目前这项发明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此外,吴洪珠还进行了一些调整,将转速比设定在最佳范围,在极易出故障的轴承上分别加装了防尘装置,在薯土分离装置上加装了可调整频率的振动筛。之后吴洪珠每年出一代新机器,今年已经更新到第13代,克服了各种难题,仅发明专利就已获得8项。

  年产5000台,远销欧美

  从发明了第一代机器开始,吴洪珠就在村里租了5间屋子,成立了工厂。初期依靠口口相传的口碑,机器主要卖到附近的乡镇,吴洪珠并不满足。那时电脑还未普及,吴洪珠便跟着侄子学上网,很快就收到了效果,直到现在网络仍是吴洪珠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2010年,在胶州市农机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吴洪珠工厂的七种产品被认定为农机补贴产品,一台机器能直补1000元到3000元不等,让吴洪珠提高了30%的销售量。目前,以吴洪珠名字命名的工厂年生产五千台,产值3000余万元,远销全国各省和美、法、德等国家。

  目前,吴洪珠正在扩建厂房,如果顺利今年秋天即可建成。他的目标是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机器生产厂家。

关键词: 吴洪珠 收获机 土豆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您可能对以下信息内容感兴趣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邮编: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电话

网站简介 /本网动态/产品与服务/诚聘英才/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版权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2012中机产业数据网版权所有 中机院机电市场研究所主办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14层(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55号紫玉写字楼13层(100037)
咨询电话:400-008-5078(免长话费)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备08008382号-7